CI_Knight

且行善举,莫问前程。

0%

在Mac的App Store提示更新1Password的时候,我看到

Deprecation warning about the classic extension.

我还没想到classic extension是什么,就点下了更新,后来才想到应该是浏览器的依赖桌面端的插件。

最好用的密码管理器

1Password真的非常好用,如果不想付费其实还可以一直白嫖,我用上的时候是1Password7,已经是订阅制了,如果不付费可以在移动端添加更新条目,然后在桌面端使用。为了更好的体验还是建议订阅,和别人组车队,加上折扣一年也就五十人民币左右,非常的便宜。

1Password7支持云存储,还有第三方云存储,比如Dropbox,或者本地存储。但是升级到1Password8之后只剩下云存储了,那我感觉和LastPass来比较就没有什么差别了。

推荐使用方式

LastPass使用的云存储,有多次数据泄露的事件,我依然认为还是本地加云存储的方式会更好一些,需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Vault文件。可以放到本地,用云盘来同步,或者直接用Dropbox。如果需要浏览器插件的支持是需要安装Classic版本的,也就是Desktop required的版本。最新更新的1Password7.9.10是不在支持了,所以要使用旧版本,可以直接下载1Password7.9.9的版本。浏览器插件也需要手动下载安装一下。

软件下载

官方有下载地址,下载后最后留存一份备份,以免官方不再维护。直接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product\_history/OPM7 这个网址下载7.9.9的版本。插件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product_history/OPX4 这里下载。其他版本直接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 这个页面寻找。

其实我并不是想写个关于AutoGPT的教程出来,我也不喜欢写教程,大多都可以谷歌搜索出来,或者看官方文档,或者去Github Issue上搜索,再或者去问问ChatGPT,现在更多的是可以在视频网站上搜索,比如Youtube,跟着视频手把手学习。除非我是真的是遇到棘手的问题,没有搜索到解决方案的会写一下,其他情况一些简单的东西我是写到本地的Wiki里,我自己用的是TiddlyWiki5来管理的。

搜索算是互联网时代必备的技能了,文字,音频,视频本质上是媒介的转变,并不是技术上的革新。ChatGPT应该就是革新,它已经改变了搜索这种形式,就好比马车和内燃机的区别,提升了效率。

ChatGPT

ChatGPT已经火了很久了,微软开始把它慢慢融合到各个服务里,来改变我们之前的使用方式。我们需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,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,可能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,归纳总结比如神农尝百草,查阅文献,做实验,还有更懂得人(交流)。有了互联网就提高了找到问题答案的效率。GPT又把效率提高了一大截。

简单的问题,可能通过Google就能搜索到答案,但是比较复杂的问题,互联网上没有的,那我们可能要分好几步去搜索了。ChatGPT基本上可以一次得到比较不错的答案,就好比我们去问了一个行业的专家,他已经学了很多知识了,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一样,不过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。

微软已经在很多领域融入进了人工智能,在最早的Github Copilot,到New bing,体验上也在不断变好,人工智能很早就有,微软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。在这之后各个公司也开始学着一起做了,毕竟蛋糕还是要早点分一块才好。

面对革新

比较敏感的人,已经在用ChatGPT做很多事情了,新的事物出现总有一批人能抓住先机,能做出更多有创造性挑战性的事情。AutoGPT就是,能够更好的利用AI,将一件事情拆分出小的任务,再依次解决。ChatGPT也会不停地更新自己,能够处理更多地文字,效率也会越来越高,效率的提升肯定会让一部分人失业。现在AI也只是通过文字,图像来交互,随着发展,可能会到制造,科研等,再以各种形式接入到我们的生活。在我看来,这已经是一种革命了。资本也会持续的加码AI,促进它的快速发展,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会被他取代掉。

危险性

新的事物总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,隐私问题,安全问题等等。ChatGPT 刚出一段时间就有出逃问题,如果出逃之后入侵一些军事设施,问题还是很严重的。还有一些公司使用会不会泄露重要信息,我自己会使用Github Copilot,这就没有办法避免让它来扫描我的代码,也就会有一定的风险。就和互联网出来之后一样,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,这些问题也需要一点点来解决。

总而言之,在目前像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,确实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风口,在资本的加码下,可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,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要学习它驾驭它,未来才不会被淘汰掉。

我用的智能家居

我有用过小米的手机,总体体验来说一般,但是智能家居,小米还是挺能打的。上手简单,软硬件齐备,价格嘛,真的很便宜。这东西真的能挣钱?相比一些高端品牌(不考虑国外品牌)那么便宜能赚几个钱?

我们家刚装修完,用了全套的小米智能家居。价格吧,比起非智能确实贵了些,比如插座好一些的十块一个,小米卖到六十,加一些传感器要卖这么多?那可能没有,贵应该是贵在整个生态上,毕竟开发设计都是要钱的。那比起高端一些的又便宜很多,我猜硬件肯定不会高出那么多成本的。我在Aqara(绿米)的线下体验店看过,有一百多的开关,有三百多的开关,差在哪?在设计上,材质上,贵的摸上去看上去都高端,你买个房子几百万几千万,那不得好好设计一下。只有我们这种不在乎设计的会选择更加亲民的小米,那丑是真的丑。当时挑选的时候,想挑一些生态比较好的,东西多,玩法多,肯定是小米必选。好看一些的,如影,一个中控面板卖你2000+甚至更高,太贵,超出了预算。只能考虑红米的智能音响了,三百左右,还有小爱智能屏幕,难用是真的难用,还有状态同步慢等等问题,MIUI Home还在发展中,体验上还是不如中控好,毕竟一分钱一分货。

其他的平台

除了米家还有苹果的HomeKit,也是很好的选择,也包括小米的一些智能设备可以接入HomeKit,选择的时候可以注意。小米生态链的Aqara,Yeelight也都做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,还有不容小觑的美的美居,现在美的的设备都带着智能,玩法虽然都是借鉴的,智能家居还是需要用心搞搞的。还有就是涂鸦,我老家用的涂鸦,感觉线下用的会多,他们貌似自己不做产品,制作生态,没有统一定价,线下就更好赚钱了。

米家到底怎么赚钱的?

说了那么多,米家到底怎么赚的钱呢,我感觉这一切都要从网关说起

网关

网关到底是什么?可以把他理解成一个路由器,让智能设备连接的路由器。一般来说智能家居都是用的Zigbee和蓝牙,蓝牙Mesh(BLE 5.0),这些协议我就不展开讲了。如果用WiFi的话,可以直接连接路由器,如果其他的就需要专门的网关了。

网关也有种类

小米网关种类非常多,光买网关就可以赚你的钱了。网关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种类。

  • 中枢网关
  • 从网关
  • 盲网关

从协议分也有三种

  • 多模网关
  • 蓝牙网关
  • 集成网关(也就是智能设备自带的)

可以看下我们家里的网关

盲网关是需要连接WiFi的,所有场景和自动化执行必须从互联网走一圈,而且不受中枢网关的控制,只要一断网家里的智能基本上就趴窝了。像吸顶灯,小爱音响或者一些摄像头都会带一个网关,基本上都是盲网关,无法变成从网关。从网关在没有中枢网关的时候也是盲网关,小米多模网关就可以变成从网关,接受中枢网关的调度,多模是支持通信协议(包括蓝牙、蓝牙Mesh、Zigbee),也是需要从互联网走一圈的。如果想要断网依旧可以设备互联,这时候就要有一个中枢网关了,当中枢网关搭建起来,可以将云端执行的场景转换到本地执行,并且多模网关会变成从网关。为了有更好的体验,最好把其他盲网关关掉。

这些网关就很赚钱了,我最初买了多模网关,不能本地执行,有时候会很慢(多模网关是WiFi连接),就买了中枢网关,买完后多模网关就上新款了,变成了有线连接。

设备联动

当你买了网关,就可以接入更多的设备,设备之间也可以联动,为了有更多的玩法你就会买更多的智能设备。场景米家会给你推荐一些,但是更多的玩法也是根据自家环境来探索的。智能家居体验上还是挺好的,米家也大大减少了入门门槛,只需要简单学习一下就可以。

一些很贵的设备

当然家里的电器也可以换成支持米家的,总体体验会好很多,油烟机洗碗机、冰箱洗衣机,小米也开始渗透到生活家电的各个方面,价格优惠,产品质量也说得过去。

除了电器,智能窗帘的价格也不便宜,电机加轨道基本上也快要上千了。还有中央空调控制器,绿米的那个大概在2500元左右(太贵了到现在还没有装)。

钱是被赚走了,体验变好了,双赢。

现在有很多笔记和知识管理软件,比如Notion、语雀、幕布,还有老牌服务Confluence等。这些各有优势,但是基本上都不支持私有云部署,支持私有云的也是价格昂贵。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使用私有云,笔记这种东西,迁移数据还是挺麻烦的。

我自己就用的开源Wiki软件TiddlyWiki5,部署在家里的NAS里面。

TiddlyWiki5

使用简单,功能丰富,支持插件。

安装

直接使用npm安装,使用起来就几个简单命令。

初始化

tiddlywiki mywiki –init server

运行

tiddlywiki mywiki –liste

插件

官方已经自带了很多插件了,具体可以看https://github.com/Jermolene/TiddlyWiki5/tree/master/plugins/tiddlywiki。修改配置文件tiddlywiki.info,将需要的插件写入配置文件,运行服务就可以了。

使用

使用起来非常简单,目录结构基本上都是通过tag实现,当然也可以看官方给的样例来学习如何使用。

官方样例看:https://tiddlywiki.com/

由于我们线上环境依然使用的Python 3.7,换了M1的电脑后,Python 3.7无法使用。大多软件基本上没有遇到兼容问题,唯独遇到Python 3.7有问题。大概就是3.7版本还没有兼容M1,在升级到3.8后也遇到了其他的问题。为了开发稳定还是要使用3.7版本开发。当然办法有很多,在我现在看来,成本最低就是解决3.7版本的运行问题。查阅尝试了很多方法,最靠谱的就是使用brew安装x86的Python 3.7,然后再做软连接到pyenv,如果不用pyenv,也可以做软连接到自己的喜欢的地方。

brew在M1和x86有不同的家目录,详细可以看brew介绍,接下来看如何操作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# Install x86 brew
arch -x86_64 /bin/ba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Homebrew/install/master/install.sh)"
alias ibrew=/usr/local/bin/brew

# Install Python 3.7
ibrew install [email protected]

# Add `python` executable (symlink to `python3`)
ln -s python3 "$(ibrew --prefix [email protected])"/bin/python

# Symlink x86 Python 3.7 into pyenv
ln -s "$(ibrew --prefix [email protected])" .pyenv/versions/3.7.12

# Check
pyenv local 3.7.12
python -V
# Python 3.7.12
python -c 'import _ctypes'. # works!

想要尝试其他方法,可以看我引用的链接。

参考

博客总是有一些奇怪的排版,尤其是中引文混用的时候,就像下面这样。

一般文字排版都是CSS的text-align属性控制的,当调整text-align属性时,文字会相应的使用不同的对齐方式。但上面这种是因为英文单词截断方式导致的,纯汉字或者纯英文一行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,而且换行位置正好是有连接符的,这就让我猜想应该是英文字符截断有关。直接通过chrome调试,更改连接符位置,果然会重新换到连接符的位置换行。那这时候就应该调整word-break了。

但纯的调整text-align不能达到美化的效果,会导致每行行数不一。所以调整word-break到break-all就可以了,具体的也可以根据不同浏览器适配来调整。

因为网站大多是自适应排版,除非固定post-body的宽度,才能做到比较好看的排版。也或者hexo有自动截断英文单词并且添加连接符的插件,这种插件当然我没有找到,如果有人知道可以告诉我。现在的排版已经好很多了,不会再出现非常难看的超宽字距了,况且也不能和专业排版软件比。

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