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I_Knight

且行善举,莫问前程。

0%

差不多一年前,我开始使用Github Copilot,当时我申请到了三个月的体验时间,整体使用感受还不错。Copilot就好像是一个小助手,能够帮你补全代码,极大的提升了 开发效率,使用时,我只需要专注于代码的逻辑,而不必过多的考虑实现。甚至有时我只需要写下注释,让Copilot根据提示生成代码。不过体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,比如变量名用错,逻辑不符合预期等等,所以后来我并没有继续使用。感觉人工智能或许是比以前高级不少,但也没有颠覆世界的可能。

又一年的时间过去,这期间GPT也迭代了好几代,给我的印象是他更加聪明了。早期就体验过Cursor,给我的感觉可能就是少打开浏览器,直接集成了聊天窗口在IDE,那时Copilot也有在Vscode Insiders版本做同样的功能。现在再去看,Cursor已经大火,Copilot都免费了,重新用了Cursor几个月之后,我感觉程序员未来不久可能不存在了。有些从未学过开发的人已经使用Cursor编程了,就好像只要你有想法,会和Cursor沟通,你就可以写出自己的程序了,而Cursor这个程序员,只需要20美元一个月。

一开始总以为AI对文科生打击很大,现在看来对理工科也是一样的,2024年的生物化学诺贝尔奖都颁发给了AI。AI学的太快了,发展太快了,GPT o1拥有更强的推理。可以说是对人类的全方位打击了。当然他也不是无所不能得,AI的优势时推理,还有超强的学习能力,就目前来讲AI还是不能自主的创造,这不能否定未来的AI是做不到的。所以对于目前来讲,像很多文化,艺术,音乐创作的AI还不能很好的替代,也许目前对理工科的打击会大于文科类的学科。

AI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,未来AI会给我们带来再一次的工业革命,大大提高生产力。既然是生产力工具我们应该学会使用工具,学会和AI更高效的沟通就变得很重要了。未来肯定是AI的天下,各行各业都在探索,如果说想在这方面去发展,转到一笔钱,更好的方式是探索AI怎么应用到我们的各行各业中。如果说要去搞大模型,首先要看看自己有多少钱,训练大模型,现在动辄好几百万美金。

我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不好,下面我直接让AI帮我重写了文章


《AI 浪潮下的思考》

差不多一年前,我初次体验了 Github Copilot。作为一个代码辅助工具,它确实带来了不少便利 - 只需专注于代码逻辑,具体实现可以交给它来完成,有时甚至只要写下注释就能生成相应代码。但当时的体验也不尽如人意,经常出现变量命名错误或逻辑偏差等问题。那时我想:”AI 虽然进步了,但离颠覆性突破还很远。”

然而短短一年间,AI 的发展令人惊叹。以编程领域为例,Cursor 的崛起就很能说明问题。它不再仅仅是个集成了聊天功能的 IDE,而是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编程助手。即便是编程零基础的人,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达需求,就可以在 Cursor 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想法。每月 20 美元,就能获得一个”AI 程序员”的服务。

AI 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它正在重塑各个领域,从文科到理工科都不能幸免。2024 年诺贝尔生物化学奖授予 AI 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伴随着 GPT 系列的持续迭代,AI 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推理能力。不过,当前的 AI 仍有其局限性 - 尽管在推理和学习方面表现出色,但在自主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文化、艺术、音乐创作等领域,AI 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。

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风口,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场变革。与其担忧被取代,不如专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工具。学会与 AI 高效协作将成为未来的必备技能。对个人而言,真正的机会在于探索如何将 AI 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去。至于开发大模型,除非有充足的资金支持(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训练成本),否则不应该盲目追求。

在这场席卷全球的AI革命中,我们既是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。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恐惧和抵触并不能解决问题。真正明智的做法是,顺势而为,深入理解AI的特性,学会与之共舞。在这个AI加速发展的时代,或许最重要的不是担心被取代,而是思考如何借助AI的力量,创造出更大的价值。毕竟,AI终究是工具,而决定这个工具如何使用的,始终是我们人类自己。未来已来,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场变革,在AI与人类智慧的协作中,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明天。


他妈的,感觉自己是个废物😢

WSL2是基于 Hyper-V 的虚拟化技术,因此,WSL2 的性能比 WSL1 更高。但是,WSL2 的性能仍然比宿主机性能要差。你以为你在运行Linux,其实你是在运行 Windows Defender。习惯使用Linux的用户,使用WSL2 还是很方便,如果安装了docker,那么docker 也可以运行在WSL2 上,可以说是打通生态链了。也可以用到宿主机的显卡和MPS,还可以在WSL2上运行GUI 应用。所有优化WSL还是很必要的。

使用固定大小的虚拟磁盘

WSL2 默认使用动态扩展的虚拟磁盘,这会导致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。你可以使用固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来避免这个问题。(这个我一直导入没成功,有成功的朋友分享下经验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wsl --export Ubuntu-24.04 G:\wsl.tar

wsl --unregister Ubuntu-24.04

# 使用 PowerShell 创建一个新的 VHD 文件。假设创建一个 20GB 的 VHD 文件
New-VHD -Path G:\wsl\ubuntu_fixed.vhdx -SizeBytes 20GB -Fixed

Mount-VHD -Path G:\wsl\ubuntu_fixed.vhdx

# 初始化磁盘,这两个可以用软件手动做,失败我感觉是分区的问题,我是用软件格式化ext4的分区了
Initialize-Disk -Number (Get-Disk | Where-Object IsOffline -Eq $true | Select-Object -First 1).Number
New-Partition -DiskNumber (Get-Disk | Where-Object IsOffline -Eq $true | Select-Object -First 1).Number -UseMaximumSize -AssignDriveLetter | Format-Volume -FileSystem NTFS -NewFileSystemLabel "WSL"

DisMount-VHD -Path G:\wsl\ubuntu_fixed.vhdx


wsl --import Ubuntu-24.04 G:\wsl\ubuntu_fixed.vhdx G:\wsl.tar --version 2

wsl -d Ubuntu-24.04

调整配置虚拟内存和CPU

创建一个配置文件 C:\Users\<username>\.wslconfig,并添加以下内容:

1
2
3
[wsl2]
memory=16GB
processors=12

重启WSL2。

1
2
wsl --shutdown
wsl

添加排除项到 Windows 安全中心

为了进一步优化性能,可以将新的 VHD 文件添加到 Windows 安全中心的排除项中:

  • 打开“Windows 安全中心”。
  • 进入“病毒和威胁防护”设置。
  • 点击“管理设置”。
  • 在“排除项”下,点击“添加或删除排除项”。
  • 添加新的 VHD 文件路径(例如 G:\wsl\ubuntu_fixed.vhdx)。

前几天给电脑装了个蓝牙WiFi模块,还是PCIE的,装完又过了几天就开始蓝屏了,还以为是装了这个蓝牙模块的问题,后来仔细看了下蓝屏的信息,不太像是蓝牙引起的。这个蓝屏并不是稳定复现的,是每次开机显示锁定屏幕后不一定哪一次就会蓝屏。我以为大概率升级了系统,或者显卡驱动的问题。我就把显卡驱动和系统都回滚了下,发现还是有问题。

后来我就根据这个蓝屏显示的 gdrv3.sys 文件查了下是做什么用的。其实这里我就犯了个错误,我应该直接差蓝屏给出的错误信息,方便定位问题,而我就根据自己想的就随意折腾了下。

查下来这个是跟技嘉主板有关系,我的主板是Z270,买的也比较早了,大概有七年了。按道理装的windows肯定不会有技嘉主板的驱动的,或者windows更新的时候自动安装的某些驱动。我就找到这个文件,在C:\windows\windows32\drivers目录下面,并且在安全模式下把这个文件改了名字,但是依旧蓝屏,这时候就没有任何思路了。

就这样过了一天,恍惚间想到我装过技嘉的APP Center,也许是这个软件的问题,很早之前有折腾过超频什么的,装了这个软件,随着时间的推移,已经忘记这个软件的存在了,老的产品技嘉支持的不怎么好了,就没再用过它。但是它还是会定期自动更新一下,可能就是因为它的更新出现了什么问题。

我果断卸载了这个软件,这才恢复正常了,不再蓝屏了。这时候要批评下技嘉了,可能真的是改动了某些代码,对老的产品兼容不好了,这是不是就在催我们换新呢。

在Mac的App Store提示更新1Password的时候,我看到

Deprecation warning about the classic extension.

我还没想到classic extension是什么,就点下了更新,后来才想到应该是浏览器的依赖桌面端的插件。

最好用的密码管理器

1Password真的非常好用,如果不想付费其实还可以一直白嫖,我用上的时候是1Password7,已经是订阅制了,如果不付费可以在移动端添加更新条目,然后在桌面端使用。为了更好的体验还是建议订阅,和别人组车队,加上折扣一年也就五十人民币左右,非常的便宜。

1Password7支持云存储,还有第三方云存储,比如Dropbox,或者本地存储。但是升级到1Password8之后只剩下云存储了,那我感觉和LastPass来比较就没有什么差别了。

推荐使用方式

LastPass使用的云存储,有多次数据泄露的事件,我依然认为还是本地加云存储的方式会更好一些,需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Vault文件。可以放到本地,用云盘来同步,或者直接用Dropbox。如果需要浏览器插件的支持是需要安装Classic版本的,也就是Desktop required的版本。最新更新的1Password7.9.10是不在支持了,所以要使用旧版本,可以直接下载1Password7.9.9的版本。浏览器插件也需要手动下载安装一下。

软件下载

官方有下载地址,下载后最后留存一份备份,以免官方不再维护。直接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product\_history/OPM7 这个网址下载7.9.9的版本。插件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product_history/OPX4 这里下载。其他版本直接在 https://app-updates.agilebits.com/ 这个页面寻找。

其实我并不是想写个关于AutoGPT的教程出来,我也不喜欢写教程,大多都可以谷歌搜索出来,或者看官方文档,或者去Github Issue上搜索,再或者去问问ChatGPT,现在更多的是可以在视频网站上搜索,比如Youtube,跟着视频手把手学习。除非我是真的是遇到棘手的问题,没有搜索到解决方案的会写一下,其他情况一些简单的东西我是写到本地的Wiki里,我自己用的是TiddlyWiki5来管理的。

搜索算是互联网时代必备的技能了,文字,音频,视频本质上是媒介的转变,并不是技术上的革新。ChatGPT应该就是革新,它已经改变了搜索这种形式,就好比马车和内燃机的区别,提升了效率。

ChatGPT

ChatGPT已经火了很久了,微软开始把它慢慢融合到各个服务里,来改变我们之前的使用方式。我们需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,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,可能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,归纳总结比如神农尝百草,查阅文献,做实验,还有更懂得人(交流)。有了互联网就提高了找到问题答案的效率。GPT又把效率提高了一大截。

简单的问题,可能通过Google就能搜索到答案,但是比较复杂的问题,互联网上没有的,那我们可能要分好几步去搜索了。ChatGPT基本上可以一次得到比较不错的答案,就好比我们去问了一个行业的专家,他已经学了很多知识了,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一样,不过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。

微软已经在很多领域融入进了人工智能,在最早的Github Copilot,到New bing,体验上也在不断变好,人工智能很早就有,微软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。在这之后各个公司也开始学着一起做了,毕竟蛋糕还是要早点分一块才好。

面对革新

比较敏感的人,已经在用ChatGPT做很多事情了,新的事物出现总有一批人能抓住先机,能做出更多有创造性挑战性的事情。AutoGPT就是,能够更好的利用AI,将一件事情拆分出小的任务,再依次解决。ChatGPT也会不停地更新自己,能够处理更多地文字,效率也会越来越高,效率的提升肯定会让一部分人失业。现在AI也只是通过文字,图像来交互,随着发展,可能会到制造,科研等,再以各种形式接入到我们的生活。在我看来,这已经是一种革命了。资本也会持续的加码AI,促进它的快速发展,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会被他取代掉。

危险性

新的事物总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,隐私问题,安全问题等等。ChatGPT 刚出一段时间就有出逃问题,如果出逃之后入侵一些军事设施,问题还是很严重的。还有一些公司使用会不会泄露重要信息,我自己会使用Github Copilot,这就没有办法避免让它来扫描我的代码,也就会有一定的风险。就和互联网出来之后一样,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,这些问题也需要一点点来解决。

总而言之,在目前像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,确实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风口,在资本的加码下,可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,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要学习它驾驭它,未来才不会被淘汰掉。